隔代溺愛,讓許多年輕父母為之頭疼,在孩子犯錯的時候,老人總是會橫加阻攔,把孩子嬌慣得無法無天。
一方面,老人幫忙帶娃減輕年輕人壓力,我們心存感激;另一個方面,「孝」字當前更不能對老人有過激的言語;
如何讓老人成為共建幸福家庭的好幫手,而不是「豬隊友」,這是橫在許多年輕父母面前的難題。
01 當老人有了自我,隔代溺愛就不復存在一天,奶奶帶著孫子乘坐地鐵出行,不知為何,孩子開始無理取鬧起來:他開始大哭大鬧。
看孩子哭得滿頭大汗的,奶奶心疼孫子,就彎下腰為孫子擦汗,一邊安慰著孩子。
細緻地用手幫孫子擦臉上的淚水,嘴裡也是不斷地勸慰孫子,希望他快點平復情緒。
言語勸導無效,奶奶又嘗試了新的方式:摟著孩子,接納著孩子的情緒。
可誰知這樣一來,孩子卻更加肆無忌憚,明顯地想要以此方式讓奶奶就範。
換成溺愛孫子的老人,估計就向孩子妥協了,但這位奶奶接下來的一個動作,卻讓人稱讚。
只見奶奶瞬間就對著孩子舉起手來,氣勢認真嚴肅,作勢要打孩子。
這下好了,孩子立馬就止住哭聲,彷彿前一秒那個哭鬧的孩子不是他一般。
為什麼這位奶奶沒有溺愛孩子?那是因為她有足夠獨立的自我,才能對孩子堅守自己的底線,不妥協。
只有把自我存在價值依附在別人身上,把對方當成自己的第一順位精神寄託的人,才會無條件、無底線地寵溺對方。顯然,這位奶奶不是。02 隔代溺愛的老人,在孩子投射自己的心理失衡
俗話說,老人吃的鹽比年輕人吃的米還要多。這句話的意思是,老人的生活經驗,不論從廣度還是深度都要比我們年輕人多得多,深得多。
難道老人不知道溺愛孩子是一個錯誤嗎?
再退一步,難道這麼多年來,老人就沒有見過、聽過因為溺愛孩子而晚年不幸育兒案例嗎?
那自然是有的,那為什麼他們還明知故犯?
究其原因,是因為他們內心的缺失需要一個投射對象,這份需求推動著他們,甚至做出失去理智的行為。
老人的心理缺失大體上包括了以下幾個方面:
新生與死亡的矛盾孩子是充滿活力的,是新生的,但老人卻是距離死亡最接近的。尤其是看到了新生的孩子,他們看到了「生」的希望。這恰好彌補了他們對「死」的憂慮。
同樣的,人生幾乎已成定局的老人,更容易把心中對「生」的渴望投射到孩子身上,他們希望孩子代替他們活下去,把孩子當成自己生命的延續。
「那是另一個我,一個新的我」,這是對死亡恐懼的老人的心聲,讓新的「我」活得自由自在,孩子被溺愛的場景,就是老人所希冀的理想生活。
從權力中心到邊緣化過去,老人是家庭中的權力中心,他們支配著家庭的一切資源、包括孩子。
隨著孩子成年成家立業,家庭的權力中心不再是他們,而隨著年齡增長,身體機能和學習能力等都跟不上節奏,他們逐漸對生活力不從心。
這份權力交替的不適,對生活的無能為力,讓他們失去了自己曾經賴以為傲的存在價值。
相比之下,那個年幼的、能力不健全的孩子完全可以滿足他們「我還很強大,還沒老到一文不值」的心理。
甚至乎,他們為了維護自己那份曾經的權威,會藉以孩子和子女叫板爭權,畢竟「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」。
為了要獲得孩子的愛,在孩子心中佔據重要地位並「統一戰線」,最好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滿足孩子的一切需求,也就是溺愛孩子。
理想父母的投射老人在過去對自己子女進行教育的時候,多少會留下一些遺憾,豐富的人生閱歷,讓他們更清晰那份過失。
「要是我當時…就好了…」,這就是老人心中所想,他們深覺對孩子的虧欠,多年與子女的相處也明白自己造成了什麼樣的過錯。
這份內疚心理,讓他們久久不能釋懷心中的遺憾。
當孫子孫女出現,他們彌補的機會來了,成為自己孩子曾經的理想父母,就是他們最好的彌補方式。他們把心中的遺憾投射到孫輩身上,對其特別寵溺。但其內心深處只是想補償兒女。
原生家庭的承襲和孩子的父母一樣,老人也是第一次成為爺爺奶奶,他們與孫輩的相處模式,承襲自他爺爺奶奶與他的相處模式。
這點在重男輕女上尤為明顯,他們總是對男孫倍加疼愛,對女孫則略顯冷淡。因為他們就是在那樣的思想環境中成長的。承襲了來自他們的爺爺奶奶那一輩的相處模式。
其實老人溺愛孩子是一種極其自私的表現,我們應該摒棄隔代教育。
其實不然,必須說明的是,對孩子的溺愛本就是一種自私而懶惰的養育方式,對象是老人還是孩子的父母並無關係。
相反,面對著處於弱勢的老人,年輕人更應該幫助老人填補心中的缺失,但不是以孩子被溺愛為代價,而是幫助他們把心中的缺失用正確的方式投射到生活中。
03 讓老人不成為「溺愛」的代言人,幫助老人安度晚年老小老小,越老越小,這是在闡述老人的心理需求幾乎是和幼兒一致的。
他們渴望被關注,同樣面臨著理想自我與現實能力的衝突,面臨著與親人相愛和分離的難處。
要改變老人根深蒂固的思維及生活習慣是極其困難的,與其在「扭轉」上費盡心思,不如順應他們在「增進」上下功夫,幫助老人走出溺愛,讓其安度晚年,我們可以這樣做:把權力「還」給老人年邁的老人已經失去了在外與人競爭的大部分能力。家不是社會,不要以能力來衡量家庭中成員的價值,每一個成員對於家庭來說都是無價之寶。
把老人曾擁有的家庭權力,「還」給他們,從生活中表達對他們的尊重和愛戴,並沒有因為他們年邁而消失殆盡。
讓老人負責家庭中一些事務的決定權,讓他們能得以在家庭中發光發熱。賦予他們對家庭的使命感。
即便是細微到晚餐吃什麼菜的決定權,也能讓老人得到一定的滿足。
用家庭會議,體現老人的存在價值健康的家庭,其成員的相處模式必然是相互平等互相尊重的。倘若我們複製了老人過去的「一言堂」模式,那就打破了對孩子、對妻子/丈夫、對老人的平等與尊重,最終我們年老時也會如老人般「頑固」。
面對一些重大的決定,不妨用家庭會議的方式,讓家庭每一個成員都有發言投票的機會。
這樣做的好處,還可以稀釋決策失誤時的責任歸屬,家是所有成員共同組成的,責任理應分散而不是集權。
幫他們建立新的外在價值體現人是社會性動物,人的自我價值必須在集體中才能得以體現。老人同樣如此,只是他們的生理條件讓他們覺得自己不如年輕人,失去了對未來的希望。
如同對待孩子一般,我們可以幫助老人建立他的一項興趣,從他們過去的特長入手,也可以從幫助他們找到相似群體入手。
例如老人過去是農活高手,城市裡失去了農田,但我們可以在小陽台製作一個簡易的「大棚」,教會老人無土栽培,讓他們的價值得以體現。
又例如,我們可以帶著老人到公園裡,尋找下棋、跳舞的老人群體,讓他們融入其中。
當他們把注意力放置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上,孩子就不再是他們的唯一,溺愛也就不復存在。
幫助老人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多數老人懼怕死亡,那是因為他們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感到擔憂,這份擔憂,源自未知。
我的奶奶因為肺癌去世,從那以後我的爺爺非常擔憂自己也有肺癌(他煙抽的凶),總是疑神疑鬼,只要一咳嗽就會嘮叨自己命不久矣,大家都哭笑不得。
最後父親抽空帶著爺爺去了一趟廣州的三甲醫院(老人也強烈要求去大醫院),一趟檢查下來,醫生說爺爺的肺比年輕人的還要健康,這才算消停。
與其讓老人疑神疑鬼的恐懼,不如帶上老人,定期做個身體檢查,讓他們知悉自己的身體狀況。並且也給他們指明一個長壽的方向。
淅爸有話說:既然年輕人自認為比孩子、老人強大,更具有新思維,更具能力,那我們何不幫助弱者?尤其是這些弱者,是我們親密無間的家人。
地鐵上孩子哭鬧,奶奶一招制敵,有自我存在價值感的老人不會溺愛
隔代溺愛,讓許多年輕父母為之頭疼,在孩子犯錯的時候,老人總是會橫加阻攔,把孩子嬌慣得無法無天。
一方面,老人幫忙帶娃減輕年輕人壓力,我們心存感激;另一個方面,「孝」字當前更不能對老人有過激的言語;
如何讓老人成為共建幸福家庭的好幫手,而不是「豬隊友」,這是橫在許多年輕父母面前的難題。
01 當老人有了自我,隔代溺愛就不復存在
一天,奶奶帶著孫子乘坐地鐵出行,不知為何,孩子開始無理取鬧起來:他開始大哭大鬧。
看孩子哭得滿頭大汗的,奶奶心疼孫子,就彎下腰為孫子擦汗,一邊安慰著孩子。
細緻地用手幫孫子擦臉上的淚水,嘴裡也是不斷地勸慰孫子,希望他快點平復情緒。
言語勸導無效,奶奶又嘗試了新的方式:摟著孩子,接納著孩子的情緒。
可誰知這樣一來,孩子卻更加肆無忌憚,明顯地想要以此方式讓奶奶就範。
換成溺愛孫子的老人,估計就向孩子妥協了,但這位奶奶接下來的一個動作,卻讓人稱讚。
只見奶奶瞬間就對著孩子舉起手來,氣勢認真嚴肅,作勢要打孩子。
這下好了,孩子立馬就止住哭聲,彷彿前一秒那個哭鬧的孩子不是他一般。
為什麼這位奶奶沒有溺愛孩子?那是因為她有足夠獨立的自我,才能對孩子堅守自己的底線,不妥協。
只有把自我存在價值依附在別人身上,把對方當成自己的第一順位精神寄託的人,才會無條件、無底線地寵溺對方。顯然,這位奶奶不是。
02 隔代溺愛的老人,在孩子投射自己的心理失衡
俗話說,老人吃的鹽比年輕人吃的米還要多。這句話的意思是,老人的生活經驗,不論從廣度還是深度都要比我們年輕人多得多,深得多。
難道老人不知道溺愛孩子是一個錯誤嗎?
再退一步,難道這麼多年來,老人就沒有見過、聽過因為溺愛孩子而晚年不幸育兒案例嗎?
那自然是有的,那為什麼他們還明知故犯?
究其原因,是因為他們內心的缺失需要一個投射對象,這份需求推動著他們,甚至做出失去理智的行為。
老人的心理缺失大體上包括了以下幾個方面:
新生與死亡的矛盾
孩子是充滿活力的,是新生的,但老人卻是距離死亡最接近的。尤其是看到了新生的孩子,他們看到了「生」的希望。這恰好彌補了他們對「死」的憂慮。
同樣的,人生幾乎已成定局的老人,更容易把心中對「生」的渴望投射到孩子身上,他們希望孩子代替他們活下去,把孩子當成自己生命的延續。
「那是另一個我,一個新的我」,這是對死亡恐懼的老人的心聲,讓新的「我」活得自由自在,孩子被溺愛的場景,就是老人所希冀的理想生活。
從權力中心到邊緣化
過去,老人是家庭中的權力中心,他們支配著家庭的一切資源、包括孩子。
隨著孩子成年成家立業,家庭的權力中心不再是他們,而隨著年齡增長,身體機能和學習能力等都跟不上節奏,他們逐漸對生活力不從心。
這份權力交替的不適,對生活的無能為力,讓他們失去了自己曾經賴以為傲的存在價值。
相比之下,那個年幼的、能力不健全的孩子完全可以滿足他們「我還很強大,還沒老到一文不值」的心理。
甚至乎,他們為了維護自己那份曾經的權威,會藉以孩子和子女叫板爭權,畢竟「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」。
為了要獲得孩子的愛,在孩子心中佔據重要地位並「統一戰線」,最好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滿足孩子的一切需求,也就是溺愛孩子。
理想父母的投射
老人在過去對自己子女進行教育的時候,多少會留下一些遺憾,豐富的人生閱歷,讓他們更清晰那份過失。
「要是我當時…就好了…」,這就是老人心中所想,他們深覺對孩子的虧欠,多年與子女的相處也明白自己造成了什麼樣的過錯。
這份內疚心理,讓他們久久不能釋懷心中的遺憾。
當孫子孫女出現,他們彌補的機會來了,成為自己孩子曾經的理想父母,就是他們最好的彌補方式。他們把心中的遺憾投射到孫輩身上,對其特別寵溺。但其內心深處只是想補償兒女。
原生家庭的承襲
和孩子的父母一樣,老人也是第一次成為爺爺奶奶,他們與孫輩的相處模式,承襲自他爺爺奶奶與他的相處模式。
這點在重男輕女上尤為明顯,他們總是對男孫倍加疼愛,對女孫則略顯冷淡。因為他們就是在那樣的思想環境中成長的。承襲了來自他們的爺爺奶奶那一輩的相處模式。
其實老人溺愛孩子是一種極其自私的表現,我們應該摒棄隔代教育。
其實不然,必須說明的是,對孩子的溺愛本就是一種自私而懶惰的養育方式,對象是老人還是孩子的父母並無關係。
相反,面對著處於弱勢的老人,年輕人更應該幫助老人填補心中的缺失,但不是以孩子被溺愛為代價,而是幫助他們把心中的缺失用正確的方式投射到生活中。
03 讓老人不成為「溺愛」的代言人,幫助老人安度晚年
老小老小,越老越小,這是在闡述老人的心理需求幾乎是和幼兒一致的。
他們渴望被關注,同樣面臨著理想自我與現實能力的衝突,面臨著與親人相愛和分離的難處。
要改變老人根深蒂固的思維及生活習慣是極其困難的,與其在「扭轉」上費盡心思,不如順應他們在「增進」上下功夫,幫助老人走出溺愛,讓其安度晚年,我們可以這樣做:
把權力「還」給老人
年邁的老人已經失去了在外與人競爭的大部分能力。家不是社會,不要以能力來衡量家庭中成員的價值,每一個成員對於家庭來說都是無價之寶。
把老人曾擁有的家庭權力,「還」給他們,從生活中表達對他們的尊重和愛戴,並沒有因為他們年邁而消失殆盡。
讓老人負責家庭中一些事務的決定權,讓他們能得以在家庭中發光發熱。賦予他們對家庭的使命感。
即便是細微到晚餐吃什麼菜的決定權,也能讓老人得到一定的滿足。
用家庭會議,體現老人的存在價值
健康的家庭,其成員的相處模式必然是相互平等互相尊重的。倘若我們複製了老人過去的「一言堂」模式,那就打破了對孩子、對妻子/丈夫、對老人的平等與尊重,最終我們年老時也會如老人般「頑固」。
面對一些重大的決定,不妨用家庭會議的方式,讓家庭每一個成員都有發言投票的機會。
這樣做的好處,還可以稀釋決策失誤時的責任歸屬,家是所有成員共同組成的,責任理應分散而不是集權。
幫他們建立新的外在價值體現
人是社會性動物,人的自我價值必須在集體中才能得以體現。老人同樣如此,只是他們的生理條件讓他們覺得自己不如年輕人,失去了對未來的希望。
如同對待孩子一般,我們可以幫助老人建立他的一項興趣,從他們過去的特長入手,也可以從幫助他們找到相似群體入手。
例如老人過去是農活高手,城市裡失去了農田,但我們可以在小陽台製作一個簡易的「大棚」,教會老人無土栽培,讓他們的價值得以體現。
又例如,我們可以帶著老人到公園裡,尋找下棋、跳舞的老人群體,讓他們融入其中。
當他們把注意力放置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上,孩子就不再是他們的唯一,溺愛也就不復存在。
幫助老人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
多數老人懼怕死亡,那是因為他們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感到擔憂,這份擔憂,源自未知。
我的奶奶因為肺癌去世,從那以後我的爺爺非常擔憂自己也有肺癌(他煙抽的凶),總是疑神疑鬼,只要一咳嗽就會嘮叨自己命不久矣,大家都哭笑不得。
最後父親抽空帶著爺爺去了一趟廣州的三甲醫院(老人也強烈要求去大醫院),一趟檢查下來,醫生說爺爺的肺比年輕人的還要健康,這才算消停。
與其讓老人疑神疑鬼的恐懼,不如帶上老人,定期做個身體檢查,讓他們知悉自己的身體狀況。並且也給他們指明一個長壽的方向。
淅爸有話說:既然年輕人自認為比孩子、老人強大,更具有新思維,更具能力,那我們何不幫助弱者?尤其是這些弱者,是我們親密無間的家人。